守護文物 傾盡一生
守護文物 傾盡一生
人物小傳
謝辰生,1922年7月出生,我國著名文物專家、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2009年,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謝辰生“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yè)杰出人物”榮譽稱號,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授予謝辰生“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終身成就獎”。黨的十三大代表、第七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文物的保護是第一位的,沒有保護就沒有研究?!敝x辰生把鄭振鐸這句話記了一輩子。
謝辰生是新中國一系列文物法規(guī)制定的主要參與者和執(zhí)筆人,也是我國文物事業(yè)許多重大決策的見證者和當事人。他曾多次說:“我一直堅信保護文物就是守護國家。”他參與起草、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積極推動將“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寫入法律。1994年離休后,他又為文物保護奔走呼吁、忘我工作、不遺余力。
5月2日,謝辰生先生駕鶴西去。
“我一直堅信保護文物就是守護國家”
謝辰生曾多次說:“我一直堅信保護文物就是守護國家?!彼麉⑴c起草、修訂的眾多文物法律、法規(guī),編纂起來就可以組成一部有特色的個人“文物專著”。
新中國成立后,鄭振鐸被任命為文化部文物局局長,謝辰生成為初創(chuàng)的文物局的一員。他一心想走研究之路,鄭振鐸說:“你搞文保工作吧,這事比研究更重要。”謝辰生牢牢記在了心中,他不止一次提及,“到現(xiàn)在為止,我也是在執(zhí)行他交給我的任務?!?/p>
在鄭振鐸、王冶秋、裴文中等人的指導和幫助下,謝辰生起草了新中國第一批文物保護的政令法規(guī),這就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禁止珍貴文物圖書出口暫行辦法》《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之調(diào)查發(fā)掘暫行辦法》等。
1959年文物局開始起草《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謝辰生和同事們前后寫了數(shù)稿,并于1961年由國務院頒發(fā)?!稐l例》第一條明確規(guī)定,“一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都由國家保護”。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
197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開始醞釀。謝辰生作為主要起草人,多方征求意見,數(shù)易其稿、反復修改,歷經(jīng)5年,最終于1982年11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并頒布。文物保護單位“在進行修繕、保養(yǎng)、遷移的時候,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等被鄭重寫入法律。
1987年在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通知的起草過程中,謝辰生堅持將“加強文物保護,是文物工作的基礎,是發(fā)揮文物作用的前提”寫入其中。2002年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頒布,謝辰生作為顧問全程參與修法工作,第一次將“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十六字方針寫入法律。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們的文物工作方針,排除了來自各方面的干擾,指導思想始終堅持把保護放在第一位,依靠群眾來保護文物,依靠法制來保護文物?!?019年謝辰生先生在接受采訪時感慨,“70年來,文物工作正確的方針沒有變過,這多不容易?。 ?/p>
“守護民族文化精魂,為江山、為后人留得勝跡在”
謝辰生不僅是文物保護法的起草者,更是堅定的執(zhí)行者與捍衛(wèi)者。上世紀90年代,是他發(fā)起保護三峽文物的政協(xié)聯(lián)名提案。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印象最深的是謝老為了保護北京的古城風貌殫精竭慮地奔走。他還數(shù)次直言南京的城市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不能“厚今薄古、嫌貧愛富”。后來每當文化遺產(chǎn)保護遭遇挑戰(zhàn),大家都會說“找謝老想想辦法”。他家里的電話成了“文保熱線”,哪兒要拆了、哪兒的老城遭到破壞了,許多文保志愿者都會第一時間告訴他……
很多記者都去過謝老位于北京安貞里的那間樸實無華的房子。簡單的水泥地面、斑駁的墻面,最普通的書桌、沙發(fā),床上永遠是堆積成山的報紙和書籍。冬天就穿著中式棉衣,夏天也不愛開空調(diào)……大家也記得謝老說過的振聾發(fā)聵的觀點,“寧可多保,不可錯拆”。
記者最后一次在公開場合見到謝老是2018年12月9日,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街專業(yè)委員會舉行年會。那天風很大,空氣都是寒冷的,諸多文物保護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歷史街區(qū)保護及社區(qū)更新的經(jīng)驗。謝老也來了,坐在輪椅上認真聽著。中場休息時,大家紛紛上前向其致敬,更多的人遠遠看著老人清癯的臉龐……
“1993年謝老就查出身患癌癥,但他學會了與疾病和平共處。手術、化療,出了院繼續(xù)奔走……這種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2018年。近幾年他的健康狀況時好時壞,一直是大家最大的牽掛?!眴戊V翔說,中國文物學會每年都會給謝老過生日,以后再也等不到這一天了。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边@是他最喜歡的詩句。2010年他曾撰文疾呼:“守護民族文化精魂,為江山、為后人留得勝跡在,這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走向復興進程中必須邁好的重要一步?!比缃袼谷艘咽?,對他最好的紀念就是如他一樣無怨無悔守護好祖國的文化遺產(chǎn)。
本報記者 楊雪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