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拾夢非遺”踐行傳承之光
“看著自己的剪紙作品,成就感滿滿?!痹谄經鲒w娟剪紙傳習所,前來參加研學的孩子們正認真欣賞著自己的最新剪紙作品,在紙剪共舞中,感悟非遺文化之美。
在剪紙傳習所,孩子們相互請教、切磋技藝,一把把剪刀、一摞摞彩紙和一雙雙靈巧的小手在紙板上不停忙碌著,不一會兒就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幅生動精美的剪紙作品。趙娟作為平涼市剪紙非遺傳承人,現場為他們講解剪紙知識并傳授剪紙技藝。這是一堂集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研學課堂,讓孩子們在體驗非遺魅力的同時,更深入地理解和認同傳統(tǒng)文化,成為實實在在的“小小非遺傳承人”。
平涼剪紙風格粗獷、雄渾,既繼承了民間藝術傳統(tǒng),又富有西北剪紙的典型特征,有著強烈的藝術生命力。2006年,平涼剪紙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據了解,趙娟剪紙傳習所成立以來,先后承接了平涼市30多次研學體驗活動。每年還組織非遺進校園公益示范課活動,培訓了上千名學生,讓孩子們樂享非遺魅力。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隴原兒女創(chuàng)造了寶貴的文化財富,包括以非物質形態(tài)存在的世代口頭傳說、傳統(tǒng)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手工技藝等,其種類之繁多、形式之多樣、內容之豐富令人驚嘆。據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甘肅有花兒、環(huán)縣道情皮影戲、格薩(斯)爾3個項目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有8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在臨夏州東鄉(xiāng)縣林家村,一堂別開生面的手工課正在進行。孩子們將陶土分割成小塊,在臨夏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彩陶復制修復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馬黑麥的帶領下將陶土放在旋轉的陶輪上,通過手部動作和力度的控制,創(chuàng)造出各類造型各異、大小不一的陶制品。經過仿古彩陶制作和繪制、古彩陶修復等5項內容、共3個多小時的研學課程后,孩子們對臨夏彩陶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東鄉(xiāng)縣歷史悠久,境內有馬家窯、齊家、辛店、下王家等豐富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遺存。近年來,林家村積極開展彩陶遺址挖掘與保護工作,對其彩陶文化的開發(fā)利用也從學術研究延伸到當地文化和旅游產業(yè)的融合發(fā)展之中。2022年5月26日,臨夏州彩陶館(州博物館)青少年陶藝體驗研學基地暨東鄉(xiāng)林家彩陶文化傳承發(fā)展基地在林家村落成并開始對外運營。該基地設有工作室、展示廳、體驗窯、研學廳、墓葬及遺址廳、燒制土窯、原始制作場景等設施,仿制陶器豐富多樣,場景陳設逼真生動。如今,大批研學團隊走進基地,進行模擬考古挖掘、仿古彩陶制作和繪制、古彩陶修復等研學活動。
“非遺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和傳統(tǒng),反映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和美學觀念等。通過了解、學習非遺技藝,人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認同自己的文化身份,體會到文化的獨特之處,從而增強文化自信心?!瘪R黑麥說。(人民網記者 黃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總裝機突破13億千瓦
- 新華社年中經濟調研行|穩(wěn)就業(yè)如何再加力?——年中經濟調研行之就業(yè)篇
- 商務部:上半年我國企業(yè)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10917億元
- 多方面“全面開花” 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勢不可擋
- 央行、外匯局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jié)參數至1.5
- 6月我國運輸生產延續(xù)恢復發(fā)展態(tài)勢
- 北京用文化為城市發(fā)展賦能(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
- 今年截至六月底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已下達超九成
- 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優(yōu)美、百姓幸福,安徽黃山——和美鄉(xiāng)村入畫來
- 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場景應用推動能源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