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成為全國兩會熱點話題 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雙減”成為全國兩會熱點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建言獻策
“雙減”之后 學校教育如何“加”?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半p減”政策全面推進,各地紛紛響應落實。
在全國兩會之際,“雙減”成為一大熱點話題。民進中央向全國政協(xié)提交兩份提案——《關于“雙減”政策背景下中小學課后服務提質增效的提案》《關于“雙減”背景下合理減輕教師負擔并提供有效激勵與保障的提案》,均和“雙減”相關。
“雙減”到底是減什么?“雙減”后,學校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豐富課后服務內容?“雙減”后教師的工作時間延長,如何為教師減負……“雙減”政策落地后遇到的問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對此,北京青年報記者對多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進行了采訪,傾聽他們的聲音。
委員說
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市東城區(qū)史家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王歡:
“雙減”和成績不矛盾
減的是不必要的負擔
“雙減”后,學校作業(yè)明顯減少,身邊的補習班明顯減少。一時間家長還適應不了,有觀點認為離開了培訓班,孩子學習成績會受到影響。
對此,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市東城區(qū)史家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王歡表示,“‘雙減’和成績并不存在什么矛盾”,“雙減”所減去的是學生身上不必要的負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內驅力,實現自主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而質量更多指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是學習成績,還包括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等,這些能力正是有利于學生今后發(fā)展的。
面對為此焦慮的家長,王歡在與之溝通的時候常常勸說,“要從‘用分數評價孩子’的邏輯中走出來”。她認為,家庭教育的任務就是在道德品質、素養(yǎng)和行為習慣方面引領孩子,學習以及成績所依托的主體還是學校,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取代了學校的話,便會造成不同角色的職責混淆。
同時,她強調,不要從淺顯的層面去看待問題,也不要單純以學習時間來定義學生,真正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教育也要遵循這種規(guī)律,才能促進孩子成才,“成才之外,更要成人,有余力的時候再去做有意義的事兒,對己、對人、對民族、對國家來說都有價值?!?/p>
王歡所在的史家教育集團按照政策要求,一方面嚴格控制學生學習時間;另一方面老師們通過“分層作業(yè)”,即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類型分別布置作業(yè),在作業(yè)內容上避免機械性重復,增加了創(chuàng)新型和研究型內容,訓練學生在此過程中合理規(guī)劃時間。
除了課業(yè)任務,學校在課堂教學以及課后服務方面也不斷更新。
王歡告訴北青報記者,此前在課后服務方面,老師的參與度不是很高,而且學校也沒有那么豐富的課程,但現在學校依據學生們的需求開設了很多興趣班和輔導班,提供了更大的學習空間與更多資源,老師也是全員參與,“這種方式以及過程中的師生交流就實現了知識在課中、課后的自然延伸,也就能實現我們‘把孩子留在學?!哪康牧??!?/p>
全國政協(xié)委員、廣東省政協(xié)提案委員會專職副主任熊水龍:
引導本校教職工主動參與課后服務
還可以引入第三方
“雙減”后,如何解決現有師資不足問題?
“雙減”后,不少學校的課后服務仍然由學校本職老師承擔,不僅課程豐富性有限,也在無形中增加了老師的工作時間。
全國政協(xié)委員、廣東省政協(xié)提案委員會專職副主任熊水龍通過調查發(fā)現,“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學校提供的課后服務,進一步延長教師工作時間。從早上晨讀到午休管理,再到課后服務,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幾乎都處于工作狀態(tài)。調研顯示,90%以上的教師每天工作9至12個小時。
他建議,應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資源優(yōu)勢,引導本校教職工、退休教師主動參與課后服務,在課后服務補貼、報酬上按照合理標準給予保障,并在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給予傾斜,激發(fā)教師工作熱情和動力。同時,引入見習教師到校參與課后延學服務等方式,見習教師的“從教經歷”可作為正式入職教師行業(yè)的“加分項”。
此外,還可以引入第三方機構,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調動社工、志愿者、在校大學生,共同參與課后服務工作。建立課后服務協(xié)同工作機制,充分整合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研學教育實踐基地等社會育人資源,強化城鄉(xiāng)校際交流,引導鼓勵與周邊學校、社區(qū)設施場館共享。
全國政協(xié)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朱永新:
建立校外教育機構公共服務清單
明確校外機構學校準入辦法
“雙減”后,如何解決經費問題?
豐富課程、聘請老師,都離不開經費的支持。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xié)委員都支了招。
全國政協(xié)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朱永新建議,為了更好地提升學校教育質量,并充分利用好社會上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建議建立校外教育機構公共服務購買機制。
一是建立校外教育機構公共服務清單,明確將教師培訓、課程供給、教育信息技術服務、教育教學評價專業(yè)服務、學校委托管理等納入校外教育機構公共服務購買清單;二是明確校外機構提供公共教育服務的專業(yè)標準;三是建立準入機制,明確校外教育機構公共服務合格機構學校準入辦法、質量評估機制和退出機制,并向全社會公布合格機構名單;四是建立校外教育機構公共服務購買經費保障機制,各地應將校外教育機構公共服務購買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拿出一定的份額用于購買校外教育機構專業(yè)服務。同時,可積極推廣委托管理,在教師配備、課程供給方面,拿出一定的比例,購買校外教育機構公共服務。
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市金臺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
盡快出臺“雙減”專項法律法規(guī)
建立健全黑白名單制度
針對“雙減”政策缺乏立法支持,政策多為柔性治理,且具有短期性的問題,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市金臺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認為,應盡快出臺“雙減”專項法律法規(guī)。
皮劍龍建議,首先需完善“政策+法律”雙頂層設計。盡快出臺“雙減”專項法律法規(guī),特別是校外培訓機構的監(jiān)管條例,與此同時構建法治管理機制,建立校外教培機構從審批、監(jiān)管、處罰到退出的全閉環(huán)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黑白名單制度等監(jiān)督評價長效機制,引導培訓機構全方面依法依規(guī)完成轉型。
頂層設計之外,各地區(qū)各部門的協(xié)調聯動同樣重要。皮劍龍認為,應健全黨委和政府領導下的相關各部門的聯合執(zhí)法機制,打破地域、級別、部門壁壘,整合資源;另外網絡監(jiān)管執(zhí)法也需加強,強化案件查處判決力度,同時加強“非學科類”校外培訓違法違規(guī)行為執(zhí)法工作,盡快出臺相應機構的監(jiān)管標準,進一步規(guī)范各地區(qū)“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審批和管理工作,防止資本運作和新焦慮的產生。
行業(yè)自律也是“雙減”政策落地生根中的重要一環(huán),皮劍龍建議發(fā)揮行業(yè)協(xié)會帶頭作用,準確傳達政策精神與相關工作要求,且需盡快出具實施細則等文件,督促各校外教培機構依法依規(guī)自省、自查、自糾,主動承擔社會主體責任。
代表說
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
建議全面增加體育和美育課時
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在接受北青報記者專訪時說,當前我國正在推動“雙減”“雙增”政策落地實施,體育和美育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她建議,“進一步強化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和美育教育,適當增加體育和美育課時?!?/p>
北青報:您覺得體育、美育的作用是什么?
李燕:體育能夠強健體魄,磨煉意志;美育能夠提升觀察、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提升精神文明程度和幸福感,加強學生體育、美育教育對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素質提升至關重要,甚至關乎孩子一生。目前我國正在逐漸推行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升級,實現學生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在落實“雙減”政策的同時,教育部也在推動“雙增”,即增加學生參加戶外活動、體育鍛煉、藝術活動、勞動活動的時間和機會,增加學生接受體育、美育課外培訓的時間和機會。實現以“雙減”帶動“雙增”,“雙增”促進“雙減”,讓學生從沉重繁復的學科學習中解放出來,加強體育、美育、勞動、社會實踐等復合型、成長型素質培養(yǎng)和能力塑造,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北青報:那您認為,現在體育、美育教育現狀如何?面臨哪些問題?
李燕:從實際情況看,目前體育、美育教育仍是全面推行“雙增”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F實中存在學校體育和美育課開課課時不足、相關場地器材建設不完善、專業(yè)老師缺口大、教師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社會上體育和美育考級存在應試現象等。只有補齊短板,大力提升體育和美育教育板塊,才能有效推動“雙減”“雙增”政策的落地實施。
北青報:在您看來,應該如何強化體育、美育教育?
李燕:我建議全面增加體育和美育課時,同時加大財政投入,完善場地器材等硬件軟件建設,優(yōu)化教師結構和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北青報:如何增加課時?
李燕:國家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jié)體育課。要強化學校的主體責任,小學階段每周至少5節(jié)體育課,不得以任何形式擠占體育和美育課。
充分利用學校正式課程結束后的時間,在校內增設體育和美育課程,增加學生的戶外活動和興趣拓展。不斷拓寬課程領域,豐富課程內容,確保校內體育和美育課開足開齊。
考慮到校外培訓機構收費高、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等因素,要加大多方投入,落實學校責任,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學校層面統(tǒng)一評估和購買優(yōu)質校外體育、美育培訓服務,既可以避免“雙增”導致家長為孩子參加校外培訓機構額外花費時間和費用,增加新的負擔,也將促進防控學生近視、控制肥胖率等工作的開展。
全國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館首席研究館員齊玫:
博物館可為學生提供社會課程
博物館被譽為中小學教育的社會大課堂。在“雙減”背景下,學校和學生們有更多課余時間,對豐富的課程和項目有著迫切的需求。
北青報記者對話全國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館首席研究館員齊玫,她認為在“雙減”背景下,博物館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可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社會課程”。
北青報:請您介紹一下作為“社會大課堂”,首都博物館有哪些特色展陳和活動,近幾年有哪些嘗試?從展陳策劃上是否會向學生們偏重?
齊玫:首都博物館作為北京市的中心博物館,肩負著弘揚北京歷史文化的重任,特別是作為青少年教育基地,為北京的中小學提供了比較豐富多彩的博物館文化特色學習。
在展覽策劃方面,針對青少年專門打造了“讀城展”系列,包括2015年推出“讀城——追尋歷史上的北京城池”展,2017年推出“讀城——發(fā)現北京四合院之美”展,2019年推出“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形成了首博臨展的品牌。
北青報:首博是否和一些中小學有共建活動,共同開發(fā)系列課程或者項目?
齊玫:首都博物館十分重視與學校的共建,充分利用、發(fā)揮博物館特色和優(yōu)勢,以文物為切入點,揭示北京歷史文化的內涵,不斷探索、研究、開發(fā)博物館進校園的特色課程,主要結合“讀城展”系列,讓學生們了解北京城的發(fā)展、中軸線的設計、四合院的特色等。例如與北京市八中、四中等學校進行共建活動。據統(tǒng)計,“讀城展”第三期主題“探秘北京中軸線”,共展出800余天,受眾人數120萬,服務學校近130余所。
其間,一方面讓學生們到博物館參觀展覽,結合展覽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進而完成博物館課堂的特殊“作業(yè)”。同時舉辦有關活動,結合北京歷史文化主題,開展攝影、繪畫、征文等活動,讓學生們充分發(fā)揮個人興趣和特長,激發(fā)他(她)們學習北京歷史文化的熱情。
北青報:您如何看待博物館在“雙減”背景下的作為?博物館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豐富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yǎng)?
齊玫:“雙減”的目的是讓學生們快樂地學習,能夠充分發(fā)揮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培養(yǎng)出多元化、個性化、具有創(chuàng)意的人才。這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博物館作為學校教育的“第二課堂”,我認為與學校教育最大的區(qū)別,是“沒有考試的學習”。雖然也會留作業(yè),但主要目的是為了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達到教育的目的。
博物館教育進課堂,在內容上需要為課堂教學輸入新鮮血液,一方面結合學校課程的特點,同時主要利用博物館館藏文物,揭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講好文物背后的故事,以此設計課堂教學的各學科內容,包括物理、化學、數學、語文、歷史、地理等,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融入課堂教學的各方面。
而這些內容的學習方式,可以是在課堂、可以是在博物館、可以是在相關的場所,體現與學習內容密切結合的多樣選擇,重視互動性和生動體驗,學生們可以在快樂中學習。
從學習時間上看,據我了解,目前學生主要是利用課余時間到博物館來學習,大多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化和經?;男M庹n程。我認為,博物館實際非常愿意和學校進行合作,開展相關項目的開發(fā),為學生享受博物館學習的樂趣,提供到位的幫助。而且,不僅僅是博物館,其他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也可以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與學校進行互動,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社會教育資源。
文/本報記者 劉洋 郭慧敏 孟亞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