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穿戲服 演繹年輕態(tài)徽文化
23歲的陳磊脫下厚重的戲服,還來不及擦去臉上的妝,和同事收拾完劇場衛(wèi)生,就開始復盤當天的演出……國慶期間,黃山迎來旅游旺季,觀眾擠滿了禮堂。2021年,這群懷揣著夢想和情懷的年輕人聚集在安徽黃山市歙縣許村。一座牌坊,一個亭廊,一棟舊影院,一幕新戲劇。許村的舊影院在這群年輕人手上煥發(fā)了新生。許多游客稱,在此了解到了不一樣的徽文化。
許村舊影院(村會堂)閑置多年,破舊失修。為保護歷史文化建筑,盤活鄉(xiāng)村閑置資產,壯大村集體經濟,2021年,許村鎮(zhèn)通過“雙招雙引”吸引外資企業(yè)與村集體合作,以“租賃+合作入股”方式,聯合“紅妝縵綰”項目團隊,將老影院打造成集非遺文化傳承、展示、互動、攝影為一體的影院民宿。
有意思的是,在這里看戲,觀眾不僅是觀眾,也是演員?!啊两健俏覀兊奶厣層慰腕w驗傳統(tǒng)民俗?!眲鏊囆g總監(jiān)胡洋介紹,游客入場前需要換上演出服,上交手機,以第一視角去聽、去感受,把自己融入情景中。
融入當地文化元素的《許村有喜》是劇場的第一部原創(chuàng)戲劇,劇本參考民間故事,將話劇、戲曲、舞蹈等藝術門類融為一體。劇情里,許家老爺宴請賓客,報名的觀眾在演員引導下參與演出,他們帶著不同的徽州特產上門娶親,推動后續(xù)劇情發(fā)展,同時近距離接觸古村風貌、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包S山毛峰”“徽硯”“許村大刀燈”等特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被融入劇中。
往年許村每逢重大節(jié)日,所有宗祠都會派出一支舞刀隊,表演者擎著兩丈多高的大刀,走上十里長街,來回舞個通宵。近幾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這個傳承近百年的民間藝術幾近消失。為了重現大刀燈舞,胡洋等人專程拜訪了民間的老藝術家和文化保護者,在他們的指導建議下,“許村十三刀”得以“重現江湖”。
大刀燈的制作材料主要是毛竹和杉木,需手工將其扎成大刀形狀,內點蠟燭,外糊棉紙,在棉紙上畫上人物、花鳥、亭閣等圖案,融工藝、文化于一體?!皠≈兴玫拇蟮?,都是當地藝術家為我們親手編制的道具,我覺得特別寶貴。很多人在默默無聞地保護、傳承著徽文化?!?/p>
國慶期間,劇場在《許村有喜》基礎上,升級創(chuàng)作了《徽州府有喜》。胡洋介紹,后續(xù)還會推出紅色題材、校園題材、諜戰(zhàn)題材的新戲劇。劇場民宿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李春艷說,“我們的目標是針對不同受眾群體,盡可能開設不同題材的場次和場館,最終能夠在當地形成獨有的文化氛圍,把整個許村做成一個承載沉浸式戲劇的文化群落?!?/p>
劇場知名度擴大,離不開年輕演員的付出。本科學習表演的陳磊是這里的全職演員,盡管畢業(yè)后在合肥找到了一份工作,當他得知許村開設劇場的消息后,出于對家鄉(xiāng)的感情及對表演的熱愛,毅然辭職回歸家鄉(xiāng)。
陳磊每天不僅參與演出和管理,還要聯系群演。他覺得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叭貉荻际钱數卮迕?,因為有農活,不確定誰有空,所以每天來的人都不一樣,就像在‘拆盲盒’?!标惱谕瑫r也擔任民宿管家,每天和村民們打得火熱,并樂在其中?!翱吹酱迕袷杖朐黾?,我十分有成就感?!?/p>
常駐演員姜光鈺來自安徽六安市,新婚不久的他出于對徽文化的熱愛來到了這里?!懊刻炜梢杂^賞甚至參與‘舞草龍,大刀燈,抬汪公’這些民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含有傳統(tǒng)戲劇的演出對演員形體和動作要求高,強調演員“手、眼、身、法、步”統(tǒng)一協調。姜光鈺起初并不適應,在當地演員的幫助下,如今在舞臺上游刃有余。
“民宿里的工人、保潔、廚師,劇場的一些工作人員,包括劇中演丫鬟、打手等的演員,我們聘用的全都是許村當地的村民?!崩畲浩G表示,劇場自開辦至今400多天,能夠收獲大批游客,與當地老鄉(xiāng)的奉獻和付出是分不開的。
加上常駐演員,劇場民宿創(chuàng)業(yè)團隊有十余人,每個成員都把將徽文化發(fā)揚光大視為己任?!懊恳粋€原創(chuàng)劇本都是由專業(yè)編劇創(chuàng)作,然后參演人員二次創(chuàng)作,共同磨合。往往需要經過幾十次的排練才能搬上舞臺?!焙笳f,演員來自全國各地,甚至還有兩名外國群演。
劇場民宿團隊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孟成曾是電視媒體人。提到創(chuàng)業(yè)初衷時,他表示:“在工作中受到多姿多彩的徽文化熏陶,對徽州產生了興趣,一直想要做些什么?,F在,秉承著鄉(xiāng)村振興和文化先行的理念,能夠發(fā)揮表演和電視制作專長,將傳統(tǒng)文化和非遺傳承下去?!?/p>
作為安徽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沉浸式劇場民宿,“紅妝縵綰”在歙縣逐漸有了影響力,胡洋介紹,“演員們現在去鎮(zhèn)上買個早餐,都會被認出來”?!把莸谜婧?!”“刀耍得漂亮!”等來自村民的夸獎讓團隊年輕人充滿信心。
劇場的紅火不僅帶動當地村民就業(yè),也為文旅發(fā)展提供新思路。在當地政府幫助下,劇場與一些高校、企業(yè)合作,為學習表演的大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由此推動高校產學研用,豐富當地旅游經濟業(yè)態(tài)。
隨著黃山市旅游業(yè)復蘇,許多和陳磊一樣的年輕人,回到家鄉(xiāng),結合當地民俗,創(chuàng)新文旅運作和服務模式,書寫更多“許村有喜”的故事。
汪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