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分出綠色新時尚 繪就文明新畫卷
從“一個筐”到“四只桶”,從棄之不用到變廢為寶……近年來,隨著垃圾分類理念的深入和相關政策的推進,我省城市垃圾分類逐步成為社會新時尚和居民自覺行動,一幅綠色文明新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進美麗山西建設,著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重要實驗區(qū),努力蹚出北方生態(tài)脆弱地區(qū)和資源型地區(qū)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新路徑,扎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聚焦關鍵、精準施策,加強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全省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現代化水平。
推進垃圾分類是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城市實現低碳綠色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我省不斷強化頂層設計、立法保障、財政支撐和設施建設,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向縱深發(fā)展。成立了由省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出臺了《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guī)定》,明確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列入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今年,省委將《山西省城鄉(xiāng)垃圾管理條例》列為年度重大立法事項,目前已完成初審。從2021年開始,省財政每年列支4000萬元獎補資金,用于垃圾分類設施建設補助;各地也對垃圾焚燒處理企業(yè)、生活垃圾轉運費用等進行了補貼。
11個設區(qū)市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各部門多措并舉推動,全省逐步實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分類投放;按照以投定運、略有富余的原則,分類收集、運輸設施基本配備;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初見成效;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逐步建立,資源循環(huán)利用水平有效提升。目前我省已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100座,處理能力3.5萬噸/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有害垃圾處理規(guī)模28萬噸/年,基本滿足全省處理需求。
在忻州市潔晉發(fā)電有限公司,生活垃圾在焚燒爐內“浴火重生”,轉化為清潔電力送往千家萬戶,餐廚垃圾變身有機肥料和沼氣。今年,該公司與國內固廢處置標桿企業(yè)合作,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產二期項目,項目竣工投產后,將有效提升附近縣區(qū)城鄉(xiāng)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水平,改善周圍城鎮(zhèn)生態(tài)環(huán)境,助力城市實現高質量發(fā)展。
如今,我省11個設區(qū)市已全部建成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實現全焚燒、零填埋。22個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96%。全省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75%以上,提前完成國家要求“到2025年底,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65%左右”的目標任務。
垃圾分類,一頭牽著民生,一頭連著文明。隨著綠色環(huán)保理念深入人心,處處可見垃圾分類文明之花綻放。
太原市萬柏林區(qū)政府引進愛分類愛回收項目。項目前端設置智能投放機,鼓勵居民將各類可回收物投入箱體,按每公斤兌付金額;中端組織車輛進行收運;末端組織人力分類分揀,建立起可回收物混合投放、及時收運、專人分揀、精細分類、全部利用的閉環(huán)體系。
晉中市鄭朝霞、馮偉麗入選全國“生活垃圾分類達人”。“大姐,您這袋垃圾里面有電池,電池是有害垃圾,我們要分開投放”“可回收的投藍色垃圾箱,有害的投紅色,廚余垃圾投綠色,其他垃圾投灰色,我們要分開投放?!薄齻冊谏鐓^(qū)、村鎮(zhèn)的熱心宣傳和榜樣示范作用,帶動更多群眾加入到垃圾分類的隊伍中,為建設綠色文明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省持續(xù)開展垃圾分類進社區(qū)、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yè)、進機關、進商場、進賓館、進窗口活動。在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期間,全省開展各類宣傳活動1200余場,覆蓋群眾25萬余人次。太原市康恒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忻州市潔晉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和太原市萬柏林區(qū)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入選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
根據《山西省“十四五”城鎮(zhèn)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發(fā)展規(guī)劃》,到2025年底,太原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其他地級城市基本建成與生活垃圾清運量相匹配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效、處理能力顯著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理念宣傳實現全覆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基本實現全覆蓋、地級城市廚余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能力基本實現全覆蓋。(記者晉帥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