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月,你的六月,取得我們的勝利
一封黑龍江支援吉林醫(yī)護人員的家書
我的四月,你的六月,取得我們的勝利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首批支援吉林醫(y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重癥醫(yī)學科主任醫(yī)師 劉文華
親愛的典典:
見字如面。
清明節(jié),微雨,駐地籠罩著一片煙雨朦朧。今天是我們抵達吉林市支援抗疫的第23天,工作依舊忙碌且緊張,出發(fā)時你給我收集心情的小盒子,始終沒有時間來填充,最近黑龍江第三批援吉的醫(yī)療隊抵達,我終于輕松了一天,有時間給你寫這一段身心歷程。
我和團隊的伙伴們已經奮戰(zhàn)了半個多月,但這里的情況仍然處于攻堅階段。我知道,你即將面臨中考,也到了攻堅階段。媽媽卻沒能陪在你身邊,很抱歉,可我希望你理解媽媽的工作,這是我的職責所在,希望你和我一起以這份責任為榮!
我們來做一個約定吧:讓我們在各自的戰(zhàn)場,都能取得戰(zhàn)斗的勝利!
3月14日,我們哈醫(yī)大二院20人的醫(yī)療隊出發(fā)支援吉林市,其中包括6名醫(yī)生、13名護理人員、1名感染監(jiān)控人員。吉林與黑龍江同飲一江水,汽車駛過松花江邊,我看見江畔矗立著一座“搖櫓人”的雕塑,據說明清時期吉林市是重要的造船處,劃槳者奮力與浪搏擊的身影,仿佛講述著這座城市的堅強不屈,燃起我無比堅定的信心:相信在我們這么多醫(yī)護人員共同努力下,吉林一定會盡早取得抗疫的勝利!
抵達當天,我們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我作為醫(yī)療隊隊長,也擔任了支援吉林醫(y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這是組織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和隊員們迅速進行感控學習和各項流程對接,第二天便立即進艙,投入緊張的臨床工作。我們團隊負責吉林市中心醫(yī)院重癥病房,最多時要管理36名重患。大家每四小時輪轉1次,我作為醫(yī)療組長則每天早中晚接班時要進艙3次。
醫(yī)護人員們隨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呼吸機患者要隨時調整參數,觀察異常,隨時應對突發(fā)狀況,比如隨時對患者實施呼吸機、血液凈化治療、ECMO等操作。重癥患者幾乎無法自理,每次操作都需要多名醫(yī)護人員協作完成,大家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手套,讓很多治療操作變得笨拙。最忙的時候,同時要進行四五個患者的操作,病房就堪稱“戰(zhàn)場”,同事們每次出艙時,被汗水浸透的內衣都同水洗一般。雖然辛苦,但每當看到患者病情一天天好轉,對我們而言就是莫大的鼓舞。
我們敢拼搏、能拼搏,因為擁有一支凝聚正能量的團隊。護理領隊羅玥琛是急診科出身,黨員,擁有豐富的急危重搶救經驗。剛剛抵達的第一天,他堅決要求第一個進入中心醫(yī)院工作:“我是黨員,又是男士,必須第一個上!”感染監(jiān)控的遲迺洵參與過武漢支援,是感控的“老兵”,他每天凌晨兩點睡、早上五點起,上午8點到下午16點他要在定點醫(yī)院督導進艙、出艙隊員穿脫防護用品,還要對清潔區(qū)、二脫間進行物表采樣,落實各項感控措施,督查駐地感控,每天都要忙到凌晨。徐良、馬志強除了病房的工作,還積極幫助每天的物資發(fā)放。護士趙偉娣、鄭慧佳,每天從凌晨到早8點,連續(xù)8天值后半夜的夜班,非常辛苦……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拼盡全力,都是值得信賴的堅強伙伴。堅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戰(zhàn)役,“堅信吉林必有吉臨時”。
親愛的典典,和你講述這些,一方面是告訴你媽媽一切都好,也想讓你了解,平靜的書桌來之不易,媽媽和很多叔叔阿姨并肩戰(zhàn)斗,守護著你們平安健康的未來。
親愛的典典,媽媽很感謝工大附中老師們對你的培養(yǎng)和陪伴,使你自信自律又陽光,成為媽媽的驕傲。讓我們做彼此的支撐,在我的四月,你的六月,取得我們的勝利!
典典加油,媽媽愛你!
媽媽于吉林市
2022年4月5日
(光明日報記者張士英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