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勞動者的“不凡夢”
編者按
這是一群平凡的勞動者,但人人有一個不平凡的夢。那是詩詞里流淌的韻律,是琴鍵上飄出的和聲,是文字中跳躍的希望,是畫筆下繪就的愿景……有許許多多的普通勞動者,一面立足本職、辛勤耕耘,一面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培養(yǎng)一種愛好、追逐一個夢想,讓自己的人生更加開闊,精神更為豐盈。
“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來臨之際,我們邀請幾位“身邊人”講述他們快樂逐夢、提升自我的故事,以此展現(xiàn)新時代勞動者的卓越風采,并向每一位不負時代、向陽綻放的奮斗者致敬!
【一線講述】
菜場里的“畫藝人生”
講述人:江蘇揚州市廣陵區(qū)引市街居民 趙衛(wèi)紅
我在揚州市石塔農貿市場里賣菜,一有空就會拿起筆來畫點兒東西。時間一久,大家都叫我“菜場畫家”。被這么一叫,還真有點不習慣。我其實就是個愛做夢的人,希望自己的日子也像那些畫兒一樣,五彩斑斕的,讓人心里舒暢。
小時候,我就喜歡畫畫。只要完成了作業(yè),就會臨摹連環(huán)畫里的圖案,或是被哪處風景吸引了,回到家在紙上描描畫畫。遺憾的是,我一直沒有機會系統(tǒng)學習,更別說深造、研究了。
轉眼到了2002年,我成了一位“陪讀媽媽”,每天陪著兒子一起上繪畫班。沒想到,兒子對繪畫的興趣沒被挖掘出來,我心里的熱愛卻被畫室的氛圍喚醒了。“搭上便車”的我進步很快,跟著老師們學會了素描、水粉畫、油畫。
2014年,我的家庭遭遇變故。為了維持生計,我只好放下畫筆,來到石塔農貿市場賣菜。每天早上五點多,我準時到菜場,一直忙到傍晚下班。招呼客人、抓菜、包菜、稱菜,這一切成了我再熟悉不過的日常。
2019年,生活重回正軌。雖然還在賣菜,但心里的安定感強多了。精神稍稍舒緩些,繪畫的小火苗就開始在心底跳動,催促我趕緊拿起畫筆。
那就邊賣菜邊畫。
起先,我畫的是工筆畫。常會有三五人過來圍觀,時不時稱贊一下。我感覺自己被“看到”了,又開始試著畫色彩更濃烈的油畫,竟然吸引了更多人觀看。大家夸我畫得好,尤其是筆下的動物最鮮活。
我心氣更足了,每天都堅持練畫。有時候,畫得正投入,客人買菜的招呼聲在耳邊響起,我就立馬跑回菜攤前忙活起來。因為要兼顧工作,我投入繪畫的時間比較有限,一個月大概能出兩幅作品。
最近,我花兩個月時間完成了一幅名為《薩克斯》的畫作。每次拿出來看看,心頭總有一種滿足感。對我來說,流汗賣菜是日常開支的保障,繪畫則是我的精神食糧,兩頭都沉甸甸的,哪個也不能少。
我心底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辦一次個人畫展。街道辦很支持我,不少愛心人士也幫著熱心籌劃。終于,主題為“畫與煙火·人間值得”的畫展舉辦了,我的夢成真了。
那天,現(xiàn)場人來人往,大家欣賞著、點評著、交談著,時不時有靈感碰撞,真叫人難忘。后來,揚州市的藝術家們又在瘦西湖畔為我舉辦了第二場畫展。這之后,我變得更自信、更開朗了。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也希望通過畫筆幫助他人,回饋社會。于是,我就在菜場里免費教小朋友們畫畫。石塔社區(qū)知道后,專門辟出一間活動室給我們當教室,還免費給孩子們提供橡皮、鉛筆、畫板等工具。每逢周末下午,我會給小朋友們上一個半小時繪畫課,這成了我每周最盼望的事。
因為夠熱愛,生活才有光。我實現(xiàn)了繪畫的夢想,也堅定了生活的方向。我希望,自己能像一束微光,給前行的人們帶去溫暖、增添希望。
妙筆生花,宿管阿姨的快哉生活
講述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文一校區(qū)物業(yè)管理員 湯杏芬
2018年7月,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當宿舍管理員的我,正式成為浙江省網(wǎng)絡作家協(xié)會成員。這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也讓我百感交集。那天,我暫時撇開各種道賀聲,找了個角落獨自垂淚,是心酸,更是喜悅。
喜愛文學,仿佛是骨子里自帶的。我從小學讀到第一篇課文開始,就萌生了對文字的偏愛。文字是我忠實的陪伴者,它不會因為我說錯話而過于苛責,不會因為我的過失而給我貼上標簽,更不會因為我面對困頓時絮絮叨叨的傾訴而嫌棄我。文字是寬容慈愛的,在它筑起的世界里,我能盡訴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在最艱難的時刻也能找回明朗心情。
回想起來,那是2008年,我在杭州本地網(wǎng)站注冊了博客,網(wǎng)名“長姐似母”。生活和網(wǎng)絡給了我很多創(chuàng)作靈感。我從小開始寫日記,漸漸地把小日記寫成了短篇,再后來是中篇,最后索性試著寫長篇。
于是,我有了自己的處女作,在文友圈里收獲了不少好評。此后十多年里,一部接一部的小說誕生了,代表作《浮萍本無根》、新作《婆婆、媳婦》等作品,相繼刊載在各個網(wǎng)站。細數(shù)下來,這些年竟也寫了數(shù)百萬字,一度被認為是“高產”作家。
2016年,我開設了自己的公眾號,吸引了一些新讀者。一天,我收到一條私信,問我怎么平衡好家庭、工作和寫小說的關系——“寫小說沒人給你錢,家人不反對嗎?”
我回復說,工作是飯碗,愛好是咖啡,一主一輔,相得益彰。家庭、工作、寫小說,平衡三者的關系主要靠自己,只要你處理得好,家人沒有理由反對。
說到這里,想起一件事。有天深夜,我所在的宿舍樓里,有個學生呆呆地坐在值班室,很久不說話。見狀,我走過去跟他攀談,才知道他參加的社團太多,一有活動就逃課,導致“掛科”好幾門,被家長責備、同學挖苦。本想要改變現(xiàn)狀,卻發(fā)現(xiàn)積重難返,很是迷茫……
我陪著他、安慰他,勸他合理安排時間,盡快把重心移到學業(yè)上來。言談間,時間悄悄流走,孩子臉上的“愁云”也消散不少。望著他的背影,我意識到自己還可以做一項工作——利用宿舍樓里的小黑板和我的公眾號,為學生們的“成長難題”答疑解惑。
說干就干。很快,留言板上熱鬧起來,有問有答,還有一個個笑臉、表情包。讓我高興的是,把心事說給我聽的人越來越多,我成了他們的知心人。
2022年,我轉崗到另一校區(qū)負責物業(yè)工作。每天我都帶著大伙兒一起抗疫、防疫、打掃衛(wèi)生、清運垃圾……不管是當宿管阿姨,還是做物業(yè)管理,宗旨都是一樣的——為他人服務,讓大家舒心。
閑暇之余,我還會在網(wǎng)上寫寫自己的經(jīng)歷、感想。以夢為馬、以筆為伴,豈不快哉!
黑白琴鍵,奏響生活的樂章
講述人:安徽六安市特教中心原保潔員、自由職業(yè)者 高梅
我打小就喜歡音樂,尤其是鋼琴。但家里經(jīng)濟困難,我念到高一就輟學了,更甭提學樂器了。每當看到別人彈鋼琴的樣子,我就羨慕不已。
幸運的是,特教中心就有一架鋼琴。第一次撫摸琴鍵,那種興奮勁兒甭提了。一定要學會彈鋼琴。我在心里暗暗“發(fā)狠”。
每天早上,我提前半小時到崗,一干完活就去練琴。每天下班后,再練2個小時,保證一天最少練習3個小時。久而久之,保安都認識我了,每次都熱情地跟我打招呼。
孩子也很支持我,給我搜羅來一本《成年人簡易鋼琴教程》。蝌蚪似的五線譜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它,那就死記硬背,背完了自己考自己;雙手配合不協(xié)調,那就一只手一只手地勤練習。那段時間,我走路的時候手指都在口袋里跳動,吃飯的時候手指就在桌面上彈。
大概過了半年,我終于學會了第一首曲子《月亮代表我的心》,心里那個美呀。打那之后,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特教中心有個會彈琴的保潔員。
琴行老師駱海梅主動聯(lián)系我,愿意免費教我彈鋼琴;為了表達感謝,我堅持免費為琴行做保潔。駱老師技藝高超,人也和善,從來不吝惜對我的贊揚。
一開始當著眾人彈琴,我其實是有點自卑的——因為常年打零工、做保潔,雙手粗糙,去年冬天又生了凍瘡,手更丑了。好在駱老師經(jīng)常鼓勵我:“勞動者的手最美?!?/p>
從此,下班后放下掃帚,我就一頭扎進琴行?!段业淖鎳贰稕]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漸漸地,我會彈的曲子越來越多了。
今年元旦,琴行舉辦聯(lián)歡會,駱老師借給我一身禮服,鼓勵我上臺演奏《我的祖國》。第一次登臺表演,我緊張極了,雙手不聽使喚,彈得磕磕巴巴,但是依然收獲了一片掌聲。
原來,想干、真干,就能夢想成真,我也可以成為舞臺的主角。我漸漸覺得,只要一觸摸到黑白琴鍵,我的生活就有了色彩。
一路走來,很多人給了我包容與支持。去年,市里一位知名演奏家來學校演出,我縮在門后偷偷看他演奏,他發(fā)現(xiàn)后,熱情地邀請我和師生們一起學習交流;特教學校副校長知道我喜歡彈琴后,專門打來電話說,學校的保潔員也彈得一手好鋼琴,誰不刮目相看呢?你真是咱們勵志教育的好典型。
后來,為了照顧快要參加高考的孩子,我放棄了保潔員的工作。不過,練琴可一點沒耽擱。我花了一兩百塊錢從網(wǎng)上淘來一架二手電子琴,每天一邊打零工,一邊練琴。眼下,我正在練四級曲子《冬日的風》,準備參加考試。
等孩子高考完,我準備去北京干家政。那時,如果能找一戶有鋼琴的人家就好了,累點、工資低點,我都樂意。休息的時候,我就去中央音樂學院看看,感受一下氛圍。我今年44歲,60歲之前,一定要爭取考過十級。
徜徉詩海,遇見更美的風景
講述人: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第六采油廠武峁子作業(yè)區(qū)技術員 王軍
我生長在隴南一個只有100多人的小山村,高中畢業(yè)后去江蘇蘇州做過暑假工,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家鄉(xiāng)。但是,在這之前,我“結識”的人早已不止100個,“去過”的地方也早已不局限于家鄉(xiāng)。因為,我在詩詞中遇到了更多人、看過了更多景色。對詩詞的熱愛讓我始終保持謙卑、心懷敬畏,也鼓勵我張開夢想的翅膀,去更遠的地方過更充實的生活。
最初與詩詞結緣,是因為上學時被課本里的古詩詞所打動。尤其是,那輪被歷朝歷代詩人們喚作“白玉盤”的月亮,仍然照著今人,這讓我感到自己和古人之間有了共鳴。
后來,我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經(jīng)常翻閱,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中感悟詩詞的音律美,從“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中感受詩詞的內容美,從“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中領略詩詞的意境美……
大學期間,我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讀石油工程專業(yè),同時在武漢理工大學讀工商管理雙學位,每逢周末,都要來回坐兩個小時公交車。每次,我都帶著詩詞小冊子,在公交車上讀詩。雖然車外是喧囂的城市,車內乘客擠擠挨挨,我卻徜徉在詩詞的世界里,醉心欣賞著綺麗多姿的景色,感受著古人的柔腸與壯懷?!岸嗌贅桥_煙雨中”的江南,“長煙落日孤城閉”的塞北……無不令我陶醉和感動。
后來,我遇到了很多同樣喜歡詩詞的同學,就和他們一起在微信公眾號上分享讀詩體驗,在點點滴滴的積累與堅持中,思考怎樣讓更多人愛上詩詞。
工作之后,我常年處于生產一線,面對的是大山深溝、荒原戈壁。但是,我并不覺得苦悶,因為詩詞給了我最愜意的時刻——每天飯后,我都在山間小路上讀詩散步,思接千載。詩詞讓我以輕松愉快的心情迎接每一個清晨,投入新一天的工作;讓我在廣袤大地上找到了生活中的美好,有了努力工作的動力。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大學時思考的問題似乎有了答案,我開始夢想著,有一天,我也要站上這個舞臺,通過自己的故事,讓更多人愛上詩詞。2021年,在節(jié)目播出的第六年,我圓了自己的夢。
在節(jié)目錄制中,我認識了用詩詞做菜名的川菜館老板娘、讓詩詞走進判決書的女法官、把詩詞寫在木板皮上的瓦工、讓詩詞飛上藍天的航空發(fā)動機工程師……我們在各自的領域從事著和詩詞并不相關的工作,卻因為詩詞聚在一起,真是美妙又新奇。
節(jié)目錄完后,我們又回到了各自的崗位上,在平凡的工作中日復一日、默默辛勞。但是,因為有詩詞做伴,我們在看似枯燥的勞動中發(fā)現(xiàn)了美好,在看似平淡的日子里遇見了快樂。我想,辛勤勞動為幸福生活創(chuàng)造了基礎,而興趣愛好則賦予了生活不同的意義,讓我們得以遇見更多更美的風景,這,就是我熱愛詩詞的原因吧。
?。椖繄F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丁一鳴、蘇雁、陸健、張哲浩、王冰雅、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徐夢玲、程振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