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公路:青春接力“兩路”精神
如今的川藏公路,打通內(nèi)地與高原,是世界公路史上公認的奇跡,這樣的奇跡,是60多年來,建設和養(yǎng)護公路的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創(chuàng)造的,他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我們的青春歲月》,一起走進川藏公路,聆聽跨越半個多世紀的青春故事。
川藏公路以前叫康藏公路,東起成都,西至拉薩,全長2000多公里,海拔落差超過5000米,包含了中國幾乎所有的地質(zhì)地貌。上世紀50年代,十萬多人的筑路大軍,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奮勇拼搏,上千名英烈捐軀高原。60多年來,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對川藏公路大規(guī)模改造,攻克了多項技術(shù)難題。
川藏公路從1950年開始修建,1952年,不到18歲的呂寧子和二十多名同學一道,從學校分配到祖國的大西南,成了整理修改圖紙的技術(shù)員。因工作需要,呂寧子他們住在雀兒山。半夜山上下雪,壓垮了帳篷,早上起來被子結(jié)成了冰。最難以忘記的,是測量隊每次翻山越嶺的艱辛。
嚴重的高原反應下,呂寧子他們還要承擔高強度的工作。一張底圖出來后,經(jīng)過調(diào)整修改,就得趕緊晾曬,通常,一天要曬上百張。
在修筑川藏公路的過程中,3000多名解放軍戰(zhàn)士犧牲,每一公里路都有戰(zhàn)士的英靈,他們的平均年齡不到25歲。即使在這樣惡劣的工作條件下,呂寧子和同事沒有一個人退縮。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原副局長聶平
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時任雅安市交通局局長的聶平,開始跟川藏公路打交道。2001年,四川省開始全面改造川藏公路G318線甘孜段,聶平被任命為改造工程的指揮長。
正是靠一步一個腳印,這200多公里凡是可能被河水沖刷的路基,全部改用混凝土,增加道路的壽命。然而,聶平最頭疼的,是改造工程在四、五千米的高原,工期長達六、七年,很難留得住隊伍。
有了這樣的沖鋒隊,才確保海子山到義敦溝這一段,在一年僅有六個月施工期,且夏季泥石流頻繁的情況下,如期改造完成。
2014年,在川藏、青藏公路通車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進一步弘揚“兩路精神”,助推西藏發(fā)展。
眼下,在海拔4000多米的折多山,新一輩的青年人正在奮戰(zhàn)“康巴第一關”的折多山隧道。今年43歲的肖鋒和工友們,要在這里干五年。
正是這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接力,把這條全長兩千多公里橫貫世界屋脊的川藏公路,鋪成了天路。現(xiàn)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jié)的“兩路”精神“在新一輩筑路人身上持續(xù)傳承。
-
百年傳承|接力五四精神 雪域綻放青春奮斗之花
“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行動激發(fā)了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孩子康復出院,淳樸的患兒家長獻上潔白的哈達,訴說著心中對援藏醫(yī)療專家真摯的感恩之情。[詳細] -
五一|致敬高原勞動者 弘揚工匠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diào),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è)風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