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柳沙障”見證四川阿壩草原沙化治理變遷
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草原沙化治理前。若爾蓋縣林業(yè)和草原局供圖
“幾年前,這一片還是沙地;幾年后,草長起來了,一些灌木已有膝蓋這么高。”七月下旬,站在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轄曼鎮(zhèn)西倉村一處治沙點,31歲的若爾蓋縣林業(yè)和草原局助理工程師涂勝用力比劃著。自2016年參與治沙工作以來,親眼見證淺黃色的沙地一點一點被綠色覆蓋,涂勝感慨萬千。
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草原沙化治理后。若爾蓋縣林業(yè)和草原局供圖
在西倉村,經(jīng)過多年治理,約3000畝沙化土地已被青草和灌木覆蓋。西倉村的改變是若爾蓋縣8萬余畝沙化土地發(fā)生巨變的縮影,今天的若爾蓋已很難見到成片裸露在外的沙地。
鄰近黃河源頭,擁有廣袤的高山草原和被譽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印象里人們很難把“沙化”與若爾蓋聯(lián)系起來。“若爾蓋草地沙化成因復雜,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蓖縿僬f。
與西北大漠不同,草原上的沙地是一塊一塊的。“這就像牛皮癬一樣,非常難看!”若爾蓋原林業(yè)局退休職工左林說,早年間冬天風一刮,漫天都是沙,院落里也總是積了厚厚一層,清掃起來十分麻煩。
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草原沙化治理前。若爾蓋縣林業(yè)和草原局供圖
而更令人頭痛的是,風是土地沙化擴張的“幫兇”。在風力作用下,沙地逐漸向水土豐潤的草場逼近,侵蝕土壤和植被,造成幾乎不可逆轉的破壞。
據(jù)左林回憶,若爾蓋治沙史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末。大規(guī)模向沙地“宣戰(zhàn)”,則要從上世紀90年代算起。為了“鎖”住移動的沙地,若爾蓋老一輩治沙人發(fā)明了“高山柳沙障”?!案呱搅痴稀备牧甲詮奈鞅币氲牟萆痴稀S捎诓萑菀妆慌Q蚩惺?,所以生命力強大且不易被啃食的高山柳就成了治沙“主力”。
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草原沙化治理后。若爾蓋縣林業(yè)和草原局供圖
“劃一塊長4米、寬2米的長方形,在四個角分別插入大拇指粗的柳樁,然后在柳樁間交叉編織柳枝,這種網(wǎng)格能有效抵御風力,讓流沙固定。”左林說,不僅柳樁和柳枝能夠萌發(fā),而且改良后的障內(nèi)沙地為植物生長提供了條件。
在今天的若爾蓋,仍能看到一些山體和緩坡被隔成數(shù)個長滿綠植、整齊劃一的塊狀,仿佛披著綠色的格子襯衣?!?007年至2008年,我們進行了高山柳沙障試點,有近40%的存活率,效果遠超想象?!弊罅终f,只要把握好種植季節(jié),高山柳沙障存活率就會大大提高。此外,高山柳沙障的生命力長達7至8年,即便最后腐爛,也有助于沙地改良。
隨著高山柳沙障的推廣,若爾蓋縣8萬余畝流沙地逐漸固定,變成能長出植被的露沙地。
工作人員編織高山柳沙障。若爾蓋縣林業(yè)和草原局供圖
在若爾蓋治沙人眼里,如果露沙地的草第一年被牛羊吃完且第二年能自己長出來,這便是成功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則是“控沙”——讓牧民參與到生態(tài)保護之中。
為了讓保護生態(tài)的意識“入腦入心”,若爾蓋縣林業(yè)和草原局工作人員馬興建每個月要走進20多戶牧民家里,挨家挨戶攀談。“變化顯而易見,牧民會主動要求治理自家的沙化土地,積極配合在冬天利用暖棚養(yǎng)牛。有的牧民還自發(fā)在沙地鋪上牛羊糞便,以改良沙地成分?!瘪R興建說。
草原沙化治理是一項長遠工程,泥土一旦沙化,逆轉起來或要花費數(shù)百年?!吧弦淮嗽谏郴卫砩细冻隽撕芏?,如今火炬?zhèn)鞯搅诉@代人手里,我們唯有繼續(xù)這份事業(yè)?!蓖縿僬f。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走在川西北防沙治沙前沿 四川若爾蓋向沙化土地宣戰(zhàn)
多年來,若爾蓋人總結出一套適合若爾蓋高寒沙地的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的不同治理模式,進而用事實說話:若爾蓋沙化土地可防可治。半固定沙地治理,則采取“圍欄封禁+牛羊糞固沙+灌草復合種植+綜合管護”模式。[詳細] -
四川若爾蓋濕地:優(yōu)良生態(tài)吸引大量黑頸鶴繁衍生息
每年3月下旬都有上千只黑頸鶴從云南大山包和貴州草海等地飛回若爾蓋,若爾蓋濕地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吸引了大量的黑頸鶴在此繁衍生息。[詳細] -
四川若爾蓋:護一“灣”清水 筑生態(tài)屏障
黃河從高天狂瀉而至,進入四川省若爾蓋縣境內(nèi),吞下溫婉羞澀的白河,突然一個瀟灑的原地轉體,在青海、甘肅、四川三省交界處,形成了壯美的黃河九曲第一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