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人口观看,亚洲天堂国产,日本在线视频精品,a黄视频,黄色福利午夜视频,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嫩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國西藏網(wǎng) > 理論 > 資訊

省港大罷工:反帝愛國的厚重一筆(弘揚民族精神、奮斗精神)

發(fā)布時間:2018-11-15 17:35:00 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廣州,越秀南路往南,和右轉的東園橫路一交叉,形成一個反“L”形。坐落在這個反“L”形底邊上的省港罷工紀念館是一棟西式的兩層小紅樓,與另一邊的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紀念館隔著十字路口相望。

10月30日臨近中午,廣東工業(yè)大學藝術和設計學院團支部20多名大一新生走進紀念館,開展主題團日活動。一張張配了文字的老照片、罷工運動中使用過的實物,以及矗立在院廊中的鄧中夏、蘇兆征等先烈的雕像,將大學生們帶入了那段激情澎湃、波瀾壯闊的斗爭歲月。

根據(jù)紀念館展出的“中國早期產(chǎn)業(yè)工人發(fā)展和罷工斗爭的不完全統(tǒng)計表”,中國產(chǎn)業(yè)工人從1894年的10萬人逐步發(fā)展到1920年的200余萬人,組織罷工活動也從1913年的10次上升到1918年的30次。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中國工人反抗壓迫和剝削的斗爭有了主心骨,獲得了信仰的力量和主義的明燈。

1925年五卅慘案后,中共中央廣州臨時委員會和中共廣東區(qū)委根據(jù)中央關于聲援上海人民斗爭的指示,決定指派鄧中夏、黃平等人到香港組織罷工;經(jīng)過短短幾天的發(fā)動,具有愛國光榮傳統(tǒng)的香港工人,紛紛表示贊成罷工。

6月中旬,中共廣東區(qū)委又指定馮菊坡、劉爾嵩、施卜等人,負責發(fā)動廣州工人罷工和組織接待香港罷工工人。

首先起來罷工的是香港海員、電車工人、印刷工人,其他行業(yè)工人也爭相響應。半個月內,參加罷工的人數(shù)近20萬人,并通過全港工團委員會對香港當局提出了要求。然而,時任港督史塔士對于罷工工人的要求根本不予考慮,宣布緊急戒嚴,調集英軍進入市區(qū),對于華籍警員全部繳械;同時,通過禁止糧食對內地出口,封鎖廣州國民政府等辦法對付罷工工人。

港英當局的行動,進一步激怒了香港工人和華商。10萬多名工人、職員在蘇兆征等人的率領下回到廣州。當時,正值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廣州國民政府熱情接待返回廣州的香港工人,妥善安排罷工工人的生活。

6月23日,廣州工農商學兵各界群眾及省港罷工工人,共10多萬人舉行反帝示威大游行。游行隊伍經(jīng)過沙基時,對岸沙面租界的英法軍隊突然用機槍向群眾掃射,制造了舉世震驚的“沙基慘案”。慘案發(fā)生后,罷工進一步擴大。香港罷工工人很快增至25萬人。

省港罷工工人為統(tǒng)一領導,組成省港罷工委員會,中國共產(chǎn)黨在罷工委員會內成立黨團組織,凡重大問題都通過黨團組織討論,再通過大批積極分子貫徹下去。在罷工工人組織中擔任各種職務的共產(chǎn)黨員,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取信群眾,以保證共產(chǎn)黨在大罷工中發(fā)揮領導作用。

廣州國民政府宣布對香港實行嚴密封鎖。工人糾察隊駐防各???,嚴緝帝國主義奸細,嚴禁走私物資出港。周恩來從黃埔軍校、鐵甲車隊抽調徐成章、周士第等優(yōu)秀的軍事干部到糾察隊擔任教練,積極協(xié)助培訓糾察隊員,給予港英當局重大打擊。港督史塔士無奈,只好于9月28日派出華商8人赴廣州試行談判。11月1日,港英政府再派華商為代表赴廣州談判。1926年夏,廣州國民政府出師北伐,數(shù)千罷工工人組成運輸隊、宣傳隊等開赴前線,罷工工人糾察隊鎮(zhèn)守后方。同年10月,中共廣東區(qū)委和省港罷工委員會根據(jù)形勢的變化,宣布結束罷工。

這場罷工堅持長達16個月之久,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是空前的。對香港而言,大罷工迫使港英當局調整其統(tǒng)治政策,逐步減輕對華人的歧視與壓迫。香港第十七任總督金文泰一上任,即打破行政局歷來不許華人參與的慣例,首次委任一名華人為行政局成員,之后又擴大立法局組織,增加兩名華人非官守議員。在社會和文化教育政策上,港英當局也逐步調整,1927年香港大學設立中文系,改變了歷來港大只以英文授課的做法。

回顧完這段歷史,同學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廣東工業(yè)大學藝術和設計學院團支部書記薛瑤說,當年很多參加罷工的工人都是比我們大不了幾歲的青年,但有的已經(jīng)是運動的骨干,從他們身上,我體悟到他們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責任感、使命感,“通過這次主題團日,通過學習、傳承先烈的精神,我們也熏陶了自己,提升了作為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境界和價值追求,這對我們的一生都將產(chǎn)生重要影響?!?/p>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