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鹽城7月9日電 題:淺淺的海峽與矮矮的墳墓:臺灣里長“擺渡”去臺老兵魂歸故里
中新社記者 谷華 葛勇 朱曉穎
9日晨,在江蘇鹽城市射陽縣興橋鎮(zhèn)青華村青華公墓,劉德文把江蘇籍去臺老兵唐步良的墓碑擦了又擦,給碑前的小石獅系上紅絲帶。他輕語道:“唐叔叔,我答應你的家人要帶你回家,今天終于實現了?!?/p>
唐步良出生于1931年,18歲離家當兵,后與家人斷了聯(lián)系。唐步良的家人委托劉德文在島內尋找。最終,他花了七八個月時間,找到了唐步良的骨灰盒。劉德文本想盡快令唐步良魂歸故里,不料遇上新冠疫情,只得將唐步良的骨灰先供奉在自家。這次,劉德文順利將唐步良的骨灰?guī)Щ丶亦l(xiāng)。離鄉(xiāng)多年的游子,如今終于安眠在父母身旁。
落葉歸根是許多游子的夙愿。20多年來,劉德文義務尋找、護送200多位去臺老兵骨灰回到大陸安葬、魂歸故里。他因此被稱為去臺老兵的“靈魂擺渡人”。
劉德文是臺灣高雄市祥和里的里長。每逢春節(jié)、清明節(jié),他都會走訪一些老兵。劉德文記得,“老兵們總是閑聊起海峽對岸的家鄉(xiāng),那時大家都很健談。但在談到無法向父母親盡孝的瞬間,他們的表情又似突然墜入冰窟、異常落寞?!?/p>
“我死后,你把我背回家鄉(xiāng),葬在我父母親的墳前,讓我跟父母親團圓?!眲⒌挛挠肋h記得這一幕:2003年,一位老兵提著兩瓶高粱酒推門進來。寒暄過后,老兵說出了這沉甸甸的囑托。劉德文答應下來。
老兵亡故后,為兌現承諾,劉德文啟程前往老兵的故鄉(xiāng)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第一次背著老兵的骨灰壇到大陸,劉德文不知道要準備什么手續(xù),不知道石門縣在哪里,路線也不熟。他從臺灣到香港再到長沙,從長沙坐綠皮火車到了常德市,轉大巴后再徒步到了石門縣。幾經輾轉,最終了卻老兵歸鄉(xiāng)的心愿。
當時家里孩子還小,劉德文持續(xù)送老兵骨灰回家的行為遭到妻子反對。為說服妻子,2005年,他帶上妻子,背上一位去臺老兵的骨灰壇,前往老兵的家鄉(xiāng)山東萊陽。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老兵弟弟聞訊趕來迎接,雙方相距幾十米時,老人突然對著夫妻倆跪下。
“第一跪是謝謝里長送哥哥回家,第二跪是迎接哥哥,第三跪是感恩里長圓了家族幾代人的心愿。恩人,謝謝你,把我哥哥送回家。”說完,老人抱住劉德文,兩人放聲痛哭,劉德文的妻子也流下了眼淚。
2019年,得知劉德文的事跡后,去臺老兵唐毅奇的大陸親友拜托劉德文在島內尋找失散的親人。為此,劉德文跑遍了臺灣的公墓和墳地,途中多次因高溫中暑,還摔斷了兩根肋骨。幾經周折,劉德文終于找到唐毅奇的骨灰和戎裝照。疫情暴發(fā)后,他同樣把唐毅奇的骨灰供奉在自己家中,每逢清明、中秋、春節(jié)都要上香祭拜。今年4月,唐毅奇魂歸故里。
劉德文說:“這些年來,我走遍了大陸二十多個省市送老兵的骨灰回家。當我把他們帶回家和家人團聚時,我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海峽的骨肉親情是那么難以割舍。”
在幫助去臺老兵歸根的途中,劉德文也找到了自己的根。他向中新社記者回憶,一次,他送老兵的骨灰到江蘇徐州。老兵家屬發(fā)了一則訃告,訃告的親友中有劉德文的名字。鄰村的村民看到后前去相認,并和家譜核對,發(fā)現親友、先輩的名字都對得上?!澳谴挝疫€帶了一本當地的家譜回臺灣,我父親開心極了?!?/p>
因為走遍了臺灣的公墓、墳地,劉德文的手機中存儲著數千張去臺老兵墓地的照片。在鹽城射陽的行程中,劉德文仍不斷接到求助信息。他不時拿出手機來匹配、尋找?!坝巫涌释J祖歸宗。幫助老兵‘回家’,我不會放棄,會一直堅持下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