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詐騙套路多 山寨App背后暗藏貓膩
本報記者 李 冰
近年來,山寨版金融App及虛假金融客服等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令投資者防不勝防。《證券日報》記者連日來多方采訪調查,揭示這類金融詐騙背后的套路。
山寨金融App真假難辨
近日,王先生在某App上申請了30萬元額度的貸款,但“客服”告知他,因“借款人賬戶信息不符”,貸款被凍結,需要提供銀行卡卡號進行解凍。王先生輸入卡號后,“客服”又以輸入卡號錯誤為由要求他用App向指定賬戶轉賬支付6萬元用以解凍貸款。幸運的是,期間銀行機構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并戳穿了該騙局,避免了王先生出現(xiàn)6萬元的損失。
上述案例是山寨金融App詐騙的典型手法。據(jù)記者調查,山寨金融App一般與官方正版App使用相近的字,圖標設計也十分相似,一時讓人難以分辨,但進入界面后卻“別有洞天”,山寨App界面混亂,彈窗滿屏飛,小額返利、低息貸款等均是常用誘導套路。
通過多家持牌機構及官方通報案例綜合來看,山寨金融App套路大致分為以下幾步:第一步,用戶在網(wǎng)絡上瀏覽貸款信息后,常常會有陌生人通過電話或是聊天軟件等形式添加好友;第二步,以“秒到賬”“無利息”等幌子向用戶推薦App或者發(fā)送鏈接下載,并讓用戶填寫各項基本信息;第三步,以放款需要“手續(xù)費”“押金”等名義,誘導用戶繳納一定額度的費用;第四步,以“信用不良”等名義煽動用戶繼續(xù)交錢。
某持牌金融機構相關負責人提醒,“下載金融App要認準正規(guī)渠道,且正規(guī)機構不會在為客戶辦理貸款過程中凍結客戶銀行賬戶,不會收取保證金、認證金等費項。如果用戶收到以機構名義要求點擊不明鏈接、下載不明軟件而預先收取任何費用,大概率為金融詐騙?!?/p>
虛假金融客服騙局引關注
除山寨App外,虛假金融客服等詐騙手段同樣多發(fā)。陸女士曾接到自稱某金融類平臺客服電話,稱陸女士在網(wǎng)上有違規(guī)借貸需要處理,如不及時處理會影響征信。陸女士對虛假客服的話深信不疑,并按照指示一步步被騙超10萬元。
某金融類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該類騙局通常以兩種形式出現(xiàn),第一種是冒充產品客服告知用戶將本期還款金額打至虛假對公賬戶,騙取當期還款金額;第二種是冒充客服告知用戶一次性還款則可減免全部貸款息費,引導消費者將全部還款金額一次性打入對公賬戶。
“騙子在社交媒體、網(wǎng)頁發(fā)布大量虛假客服電話,導致該類詐騙頻發(fā),給用戶、企業(yè)都造成了不少損失?!鄙鲜龉鞠嚓P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為更好保護消費者,很多機構目前已針對金融詐騙成立專項團隊,遏制此類詐騙。
多位受訪者認為,對于虛假金融客服詐騙套路的應對方式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接到所謂的“客服”電話,應第一時間通過官方平臺進行核實確認;第二,不要開啟屏幕共享,屏幕共享會同步手機屏幕顯示的全部內容,比如彈框顯示的短信驗證碼、銀行賬戶、密碼等;第三,身份信息、銀行賬戶、驗證碼、各類密碼要妥善保管。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yè)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建議,用戶應增強網(wǎng)絡安全保護意識,不要訪問不正規(guī)的網(wǎng)站及點擊來歷不明的郵件和鏈接。相關部門在通過線下巡查等方式加大監(jiān)測力度的同時,也應加強金融科技手段的運用,力爭早發(fā)現(xiàn)、早處置,并及時對外披露相關金融詐騙套路及案例,以提高民眾的警惕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