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人口观看,亚洲天堂国产,日本在线视频精品,a黄视频,黄色福利午夜视频,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嫩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國西藏網 > 新聞 > 涉藏動態(tài)

親歷雪山秘境 發(fā)現西線長征那些事兒

發(fā)布時間:2022-01-10 16:36:00來源: 新華社

  作為人類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長征是震驚世界的偉大壯舉,而驚險傳奇、充滿了故事的最西線——紅二、六軍團在四川的長征,卻較少見于報章。近日,新華社記者循著這條青藏高原東南緣的路,親歷雪山秘境,采訪發(fā)現80多年前中國紅軍長征最西線鮮為人知的偉大篇章。


圖為藏巴拉雪山埡口。 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長征中海拔最高的埡口:4903米

  作為首批向世界介紹中國長征的外國人之一,瑞士籍英國傳教士薄復禮曾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他曾與之共處的中國紅軍:“他們一天只能吃一頓飯,天天不分晝夜地行走……”

  薄復禮遇見的紅軍,就是紅二、六軍團。1935年至1936年,他們歷時11個月,經過湖南、貴州、云南、四川等多個省,行程約兩萬余里,挑戰(zhàn)自然極限,堪稱歷史上最艱難的行軍之一。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隊伍分成左、右兩路縱隊,穿越大面積的雪山、寒冷的高原草甸、永久凍土帶和無人區(qū)。


圖為藏巴拉雪山埡口。 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記者近日來到甘孜州巴塘縣境內的藏巴拉雪山埡口,快走數步立刻頭暈目眩,四周是白茫茫積雪,1936年夏季紅二軍團曾翻越此地。這里海拔高達4903米,山勢陡峭、道路崎嶇,是紅軍長征中走過海拔最高的雪山埡口。巴塘縣中咱鎮(zhèn)仁德村村委會副主任丁真介紹,即使是5月,藏巴拉雪山上也鋪滿了厚厚的積雪,天氣時而陰霾密布,時而陽光刺目。當地人徒步翻越需一周,而且會穿上厚厚的羊毛藏裝。

  大多數來自南方的紅軍戰(zhàn)士,對這些大雪山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他們忍著饑餓、穿著單衣艱難行進,一些戰(zhàn)士因高原缺氧、嚴寒饑餓犧牲在路上。參加過紅二軍團長征的老紅軍羅洪標曾在回憶錄中寫道:“越向北走,海拔越高,雪山也越多,行軍更艱難……不少戰(zhàn)友饑寒交迫斃倒在雪山上,我?guī)У姆株牋奚巳煌?,都是不滿20歲的小伙子。”

  即使這樣,紅二、六軍團仍憑借驚人的意志力艱難行軍,還曾在一天之內翻越兩座雪山,在高原缺氧地帶日行軍七十公里以上,堪稱高原徒步機動的罕見紀錄。據不完全統(tǒng)計,紅二、六軍團在四川境內翻越的雪山就有大大小小十幾座。


圖為四川甘孜州巴塘縣藏巴拉山的公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遺物見證深情厚誼

  在甘孜州,一些人家里的祖?zhèn)鹘渲甘怯眉t軍買糧的銀元打成。巴塘縣中咱鎮(zhèn)仁德村呷戈家就有這樣兩枚傳了三代的戒指,銀質戒指打成藏族群眾喜歡的樣式,上面鑲嵌著珊瑚。


圖為巴塘縣中咱鎮(zhèn)仁德村村民澤仁志瑪展示她的戒指。 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如今的呷戈家當家人澤仁志瑪說,當年紅軍到村子時,非常疲憊饑餓,甚至在村邊磨坊里摳殘留在磨盤上的面粉吃。即使這樣,饑腸轆轆的紅軍隊伍仍然帶著錢銀上門跟老百姓商量買糧,不賣的也絕不勉強。澤仁志瑪的祖父被感動,把家里大部分糧食賣給紅軍,收到紅軍贈送的一個壽山石印章禮物。


巴塘縣中咱鎮(zhèn)仁德村呷戈家保存的紅軍留下的印章。 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澤仁志瑪不僅戴著兩枚銀戒指,還把印章用繩子串起來掛在脖子上,這幾件是當家人才能佩戴的“傳家寶”。

  在四川白玉縣蓋玉鎮(zhèn)打乙西村,五角星成了村子里的“流行單品”。這些五角星出現在男女老少的帽子上,也出現在村民生活中重要場合上。

  80多年前,紅軍來到村里一片草壩處安營扎寨。百姓給紅軍提供酥油、菌子,還有的給紅軍做飯。紅軍離開時給村里留下幾頂帽子?!皳碛形褰切敲弊拥亩际堑赂咄氐娜耍蠹矣X得五角星很好看,開始自己做,五角星逐漸在村里流行起來?!贝妩h支部書記白瑪扎西說。

  除了口耳相傳的紅軍印章、五角星等故事,紅軍遺跡遺物還有兩口鍋、一張?zhí)鹤?、一雙筷子、一座橋等。記者一路走來,發(fā)現有許多叫“紅軍”的地名:“紅軍翻過的山叫紅軍山、紅軍跨過的橋叫紅軍橋、紅軍拴過馬的樹叫紅軍樹……”這些地方留下了紅軍足跡,也銘記著紅軍與當地藏族群眾的深厚情誼。


位于郎達村的得榮縣藥材種植示范基地(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昔日荒山變身“世外桃源”

  曾經交通閉塞的中國西部貧困地區(qū),村村都通了公路,昔日的荒山荒坡變成了“花果山”。紅軍經過的地方,在中國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的“新長征”中迎來巨變。

  得榮縣為四川最偏遠的縣城之一,1936年5月10日,紅二軍團進至得榮縣城時,只見到幾棟小房子。如今,得榮縣高樓林立,路寬道長,每當入夜,萬家燈火。越來越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現代物流體系讓得榮的樹椒、蟲草、蜂蜜、核桃等走出大山,銷往各地。


2021年10月22日,郎達村村民在得榮縣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內合影。 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縣城邊的茨巫鄉(xiāng)郎達村在成都市青羊區(qū)幫助下種起中藥材,村民有流轉土地的“租金”、在基地種植中藥材的“薪金”,在剩余土地上自主種植的“現金”,以及自愿入股合作社的“股金”。57歲的郎達村村民俄木澤仁告訴記者,路修好了,養(yǎng)的牦牛、挖的蟲草、采的菌子能賣個好價錢,加上種藥材,家庭年收入有三十多萬元。


圖為一位郎達村村民在展示她收獲的藥菊。 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同樣的變化發(fā)生在巴塘縣中咱鎮(zhèn),當年紅軍經過的高原小鎮(zhèn),藍天白云下是層次分明的千畝桃林,一座座民居坐落其間。更大的變化在人們的思想觀念里。海拔3800多米的鄉(xiāng)城縣水洼鄉(xiāng)那拉崗村有23戶人家,過去村民去縣城要走兩天,孩子上學也不方便,村里很多人只上完小學就回家務農了。2016年中國中央財政劃撥了1375萬元,專門為這23戶人家修了一條全長17.4公里的柏油通村路。加上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的各種政策,村里發(fā)生了巨變。29歲的村民格桑曲札只上過小學,他告訴記者,他一定要讓自己的兩個孩子上大學。


圖為巴塘縣中咱鎮(zhèn)的“世外桃林”。 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據統(tǒng)計,經過多年發(fā)展,紅二、六軍團在四川境內主要經過的甘孜州經濟總量從1950年的3400萬元增長到2020年的410.61億元;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50年的253元增長到2020年的36521元。

  80多年前的薄復禮一定沒有想到,當年紅軍經過的偏僻荒涼之地,已經變成了自然風光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人間勝景”。中國共產黨帶領的這支身著破衣、草鞋的隊伍不僅走完了艱苦卓絕的長征路,如今還帶著中國人民走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

  總策劃:趙丹平

  監(jiān)制:閔捷

  統(tǒng)籌:衛(wèi)鐵民、劉愷

  記者:惠小勇、周相吉、童芳、康錦謙、張海磊、高搏揚

  視頻:胥冰潔、王曦、高搏揚

  編輯:閔捷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四川分社 聯(lián)合制作

  中國故事工作坊出品

(責編: 于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中央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開建隧道

    此次開工的國道351線夾金山隧道,被列入四川省委省政府“我為群眾辦實事”民生工程。項目起于寶興縣磽磧藏族鄉(xiāng)波日溝,止于小金縣達維鎮(zhèn)唐家山,設計時速60公里,總投資17.73億元。[詳細]
  • 穿越八十五年的青稞香

    甘孜州委黨史研究室四級調研員楊劍鋒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甘孜縣就支援紅軍糧食630余萬公斤。在海拔3000多米的甘孜縣,青稞是最主要的糧食作物。[詳細]
  • 五角星為何是這個藏族小村的“流行單品”

    “做五角星一開始是好看,后來是傳承,更是對紅軍的一種愛戴之心。”桑安因做五角星而出名。當年,他還因為好手藝贏得了心愛姑娘的芳心。[詳細]